伊犁州检察院“五重”并举抓脱贫助攻坚
2020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年,为打赢这场战役,推进脱贫攻坚有序、有力、有效,伊犁州检察院“五重”并举,奏响冲锋的号角,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。
一是重梳理,落实精准施策。按照“六个精准”“七个一批”和“三个加大力度”的工作要求,组织帮扶干警前往扶贫村3次210余人次,对目前已脱贫的72户群众进行摸底排查,排查相关问题131条,重点对帮扶群众开展了走访入户、建立台账,制定一户一策、一人一策的精准扶贫方案,切实做到对贫困户家庭底数清、人员情况明、就业方向准、帮扶措施精。根据每户实际情况,对症下药,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,确保把疫情造成的影响和耽误的时机抢抓回来。从源头推进精准扶贫,进一步引导帮扶对象转变思想,破除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着力营造人人想努力、人人想做事、人人想致富的良好氛围。

二是重帮扶,拓宽致富途径。特色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甩“穷帽”、去“穷根”的根本路径,是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。2019年,在州检察院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,23户入股东方红农机合作社的村民户均分红达2600元,73户参与养鸽合作社的群众户均增收500元,实现劳务输出90人,人均增收4000元。2020年,伊犁州检察院在扶持打造农机互助合作社、养鸽合作社的基础上,投入资金2.5万元购买了2000棵树上干杏树苗发展庭院经济,落实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131人,继续推动打造增收致富产业链,立足、贴近村情实际,做到增收举措多元化、多样化,尤其对涉及种植、养殖、劳务输出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增收方式,争取无息贷款资金成立合作社,扶持贫困户发展少数民族刺绣产业,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或务工点,让富余劳动力妥善就业增加收入,让老百姓安心、放心跟上增收步伐,让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贫困群众。

三是重宣传,深耕思想根源。聚焦贫困人群劳动就业素能提升,通过农牧民夜校、入户宣讲、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村民学技能、学国语、学政策,采取点对点、面对面的逐步提升村民生产就业的技能手段。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,让包联的农牧民群众知晓其所享受的各类待遇,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。同时,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、宪法法律宣传月、国家安全教育日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村民做好普法宣讲、入户讲解,不断宣传造势,广泛发动群众,鼓励群众检举揭发犯罪线索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。为改变落后的生活思想,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,100%完成了帮扶户的土炕拆除工作,投入资金9.66万元为69户群众购买了床、桌子、椅子等生活用品,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条件。

四是重救助,凸显司法为民。切实发挥司法扶贫的特色作用,推动司法救助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,认真落实区院《关于2020年度全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》,扩大司法救助覆盖面,对因案致贫、因案返贫的贫困群众提供及时有效司法救助,投入资金0.5万元为72户贫困户购买了医疗救急包,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4件,救助金额2万元,有效防范返贫致贫风险。将司法救助工作与“访惠聚”驻村工作、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活动衔接融合,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遭受犯罪侵害的,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。将司法救助情况与扶贫工作部门反馈,协同扶贫工作部门做好救助对象的帮扶工作,并加强与当地民政、人社、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作,推动构建救助工作新格局。同时,加强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专项工作,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,坚决惩治贪污、挪用扶贫款物等犯罪,为脱贫攻坚如期完成保驾护航。

五是重提升,打下坚实根基。持续做好贫困户退出后的巩固提升工作,对包联帮扶已脱贫的群众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、摘帽不摘政策、摘帽不摘帮扶、摘帽不摘监管,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,有效防范和杜绝返贫情况的发生。在拓宽产业结构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生产生活帮扶等方面,进一步加大对人、财、物帮扶支持力度,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,把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推进共同致富结合起来,切实做到“真扶贫、扶真贫、真脱贫”,坚决不掉链子,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“大考”中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